4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办“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主要介绍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有关情况。据悉,今年以来,广西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机遇,高效衔接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将东盟国家作为广西发展人工智能的重点方向,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合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广西力量。
1
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上透露,自治区成立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并落实工作机制,汇聚全区资源和力量,统筹推进全区人工智能发展;并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广西“人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支撑“人工智能+”行动和“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方案等文件。下一步广西即将出台优化人工智能产业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人才引领支撑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将为广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
展开剩余77%在产业生态加快构建方面,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启动建设,成功签约第一批入驻项目40个。广西还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与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对接,分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召开人工智能发展推介会、招商会、专题培训会,积极构建“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平台建设,在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加强与鹏城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
2
发布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
会上还正式发布了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开放场景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共16个,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5个重点领域。据悉,这些开放场景清单是从各地各部门推荐的上百个清单基础上新玺配资,按照场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遴选出来的。
“今天推出的这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绝大多数属于企业投资项目,在市场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有一定代表性。”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全产业链场景依托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由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推动农业绿色智能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拓展与东盟国家合作空间。
此外,制造领域的动力装备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场景作为自治区科技厅2025年第一批行业大模型研发项目,通过揭榜制招引国内有大模型开发能力和行业领域垂类大模型开发经验的企业和高校院所,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带动提升广西发动机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成果示范推广国内及东盟地区。
3
聚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开展招商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以来,自治区园区办聚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开展招商。自治区和南宁市建立区市联动招商机制,合力加快推进南A中心建设。4月18日,南A中心项目签约仪式暨企业座谈会在南宁举办,现场共签约项目40个,投资总额79.8亿元。
自治区园区办统筹开展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积极打造一批标志性智能产品和垂直领域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项目落地集聚。一季度全区新签约“人工智能+”产业项目24个,投资总额190亿元。包括南宁易成创新无人驾驶车辆智造等项目。
下一步,广西将搭建场景供需对接平台,通过举办人工智能专题推介会、拜访对接人工智能企业等方式,加强已发布场景清单的宣传推介,努力将场景机会转化成招商项目落地,为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注入新动能。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韦静、李蔚华、赵越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84号A 座11楼
发布于:北京市淘股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